中国钨钼产业月度景气指数报告(2023年3月)
来源:中国有色金属报
时间:2023-04-26
点击:
中国钨钼产业月度景气指数监测结果显示,2023年3月份,中国钨钼产业景气指数为24.7,较上月下降1.2个点,仍处于“正常”区间;先行合成指数为50.0,较上月下降0.7个点。近13个月以来中国钨钼产业月度景气指数见表1。
景气指数出现持续下降
3月份,中国钨钼产业月度景气指数下降至24.7,处于“正常”区间,变化趋势见图1。
由中国钨钼产业月度景气信号灯(见图2)可见,3月份,构成钨钼产业景气指数的9个指标,均处于“正常”区间。
先行合成指数出现下降
3月份,在钨钼行业景气指数中,先行合成指数为50.0,较上月下降0.7点。在先行合成指数的6个具体指标中,钨钼价格指数、M2、钨钼出口额指数和粗钢指数较上月分别上升了7.2%、1.1%、6.2%和0.3%;钨钼固定资产指数和硬质合金指数较上月分别下降了19.8%和0.4%。中国钨钼产业合成指数趋势见图3。
2023年3月份行业运行特点
一、钨钼精矿产量同比出现分化。春节后国内钨钼矿山生产总体正常,产量环比均有所回升。据相关数据统计,3月份,国内钨精矿(65%氧化钨)产量约为6361吨,同比下降3.0%;钼精矿产量约为10272吨钼(金属量),同比增长11.7%。
二、3月份,钨钼出口环比均有所下降。据海关统计,2月份,我国出口钨品1551吨(金属量,下同),环比下降0.8%,同比增长3.9%。其中,钨冶炼产品出口533吨,环比下降9.1%,同比下降28.6%;钨粉末产品出口775吨,环比增长7.7%,同比增长41.6%;钨金属制品出口231吨,环比下降10.3%,同比增长17%。同期,我国出口钼品2183吨(金属量,下同),环比下降8.2%,同比增长4.4%。其中,钼炉料产品出口量为1652吨,环比下降5.4%,同比增长5.0%;钼化工产品出口量为193吨,环比增长6.6%,同比下降18.6%;钼金属制品出口量为338吨,环比下降25.2%,同比增长20.7%。
三、钨钼消费环比增长,同比下降。春节假期后,下游硬质合金及特钢生产对钨钼产品的消费均有所回升,不过同比保持下降。据统计,3月份,国内钨消费量约为3502吨,环比增长2%,同比下降3.2%。另外,3月份国内主流钢厂钼铁招标量约为9700吨,环比增长193.9%,同比下降39.4%。一季度,国内钢厂钼铁招标总量为2.45万吨,同比下降26.3%;3月份,国内钼消费量约9635吨,同比下降32.4%;一季度钼消费总量为2.55万吨,同比下降19.6%。
四、钨钼价格环比下滑。硬质合金产量小幅增长,但需求复苏缓慢,低于市场预期。3月份,国内市场65%的黑钨精矿均价为11.8万元/吨,环比下降2.2%;仲钨酸铵(APT)均价为17.7万元/吨,环比下降2.4%;钼精矿(45%Mo)均价为4306元/吨度,环比下降21.3%;钼铁(60%Mo)均价为27.5万元/吨,环比下降24.3%。
综上所述,3月份,钨钼行业景气指数小幅下滑,仍处于“正常”区间。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看,终端领域需求有望回升,钨钼价格将止跌趋稳,初步判断4月份产业景气指数可能趋于平稳。
(周遵波 高海亮 杨召会 执笔)
附注:
1. 钨钼产业景气先行合成指标(简称先行指数)用于判断钨钼产业经济运行的近期变化趋势。该指数由以下6项指标构成:钨钼价格、M2、钨钼出口额、钨钼固定资产投资额、硬质合金产量、粗钢产量。
2. 钨钼产业一致合成指标(简称一致指数)反映当前钨钼产业经济的运行状况。该指数由以下3项指标构成:生产、主营业务收入、利润总额。
3. 钨钼产业滞后合成指标(简称滞后指数)与一致指标一起主要用来监测经济变动的趋势,起到事后验证的作用。该指数由以下3项指标构成:产成品余额、流动资产余额、应收账款。
4. 综合景气指数反映当前钨钼产业发展景气程度。景气灯号图把钨钼产业经济运行状态分为5个级别,“红灯”表示经济过热,“黄灯”表示经济偏热,“绿灯”表示经济运行正常,“浅蓝灯”表示经济偏冷,“蓝灯”表示经济过冷。对单项指标灯号赋予不同的权重,将其汇总而成的综合景气指数也同样由5个灯区显示。
综合景气指数由10项指标构成,即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的构成指标。
5. 编制指数所用各项指标均经过季节调整,已剔除季节因素。
6. 每月都将对以前的月度景气指数进行修订。当时间序列加入最新的1个月的数据后,以往月度景气指数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,这是模型自动修正的结果。